我有分寸

看展台的烦心事

gnawux cloudfeeling云计算

话说最近有两件事很郁闷,一是云计算这个概念从总体上讲继续不靠谱,而且没有变靠谱的趋势,这件事不是最郁闷的,最郁闷的是第二件——我得跟别人说,我是做云计算的。只希望云计算赶快退热,让那些浮云被风吹走吧。

先声明啊,我不是在攻击同行啊,不指责同行是我的一个个人准则,更不是说自己的公司不靠谱,不靠谱还做什么呢。

前不久在 QCon杭州主持了云计算的 Track,那时候看到的是——BigData 与云计算的概念逐步分离,云计算成功实践已然浮现,技术圈对云计算的看法趋于冷静、理智,找到了适于和不适于云计算的场景,对于追捧、炒作、质疑都或泰然处之、或辨清曲直、或接受面对。似乎“大家”都可以好好做事、为用户服务了。

然而,我忽视了一个事实——那个小小的技术圈还算不上“大家”,技术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很小而且不直接的。

这两天在高交会看展台,满眼政务云、医疗云、安全云、物流云⋯⋯依然是不知所云、人云亦云。各路政府、机构、厂商,有的本来就对概念一知半解,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混淆是非,让本来已经逐渐清晰化的概念又在模糊起来了。更残酷的事实是,正是这些宣传在影响着更多的人,而不是我们技术小圈子的共识,现在,那些花50块钱进来看展览的叔叔阿姨们也知道了有这么多朵云了,知道所有东西都可以是云了⋯⋯对我来说,痛心疾首啊,我只想,让云赶快退烧,我们换一个技术名词吧。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来给云下王氏定义了:

不计自称为云的 SaaS 模式(此模式由来已久、变化不大、仅是在名词上划为了云,我们不评论它,这里的讨论也不涉及它,我更没有能力和兴趣来界定它),过去几年谈的云已经划分为了两个主流的概念:

  • 用大规模系统、服务大规模用户,这样的服务还叫云,其外在的特征表现为快速弹性(快速扩展与收缩服务能力)、用量计费(按照精确的消耗时长、空间、和流量)、按需自助服务(通过页面或API自助服务),而其内在特征则是细粒度、高效率、高可靠、自动化的资源池;【此定义参考了米国国家标准学会的定义,搞了很久无厘头的云计算标准化,这方面还是有点积累的,呵呵】
  • 用大规模系统、处理大规模数据,这样的应用现在叫BigData,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利用PC级硬件集群,存储海量数据,在适当建模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分布式处理,高效的任务分解与调度,提供较以往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类产品更高的容量和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当然,你完全不必接受我的定义,这是我在自己的博客上的闲言碎语,也不打算在这里争概念,有不同见解的,请另找地方发表高见,我不支持你在本文后面的评论里写你的见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觉得闹心。

我的愿望很简单,剩下的这部分最好也别叫云了,咱要么叫原来的名字,Utility Computing,好不好?至于那些在云或“类云系统”(请允许我这么称呼那些功能不全、规模不大的小型平台)上工作的服务,咱们也别叫XX云了吧。

嗯,就这样,我的简单的愿望不知道哪天才能实现啊⋯⋯

gnawux
me!#$!@#$@#$wangxu!@#$%^&*()_me